![]()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新型炒制装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新型炒制装置,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该用于茶叶加工的新型炒制装置,包括炒茶筒,所述炒茶筒上设置有颠动机构和烘炒机构,炒茶筒的顶部开口处铰接安装有保温盖,炒茶筒的内部设置有承载板和收集盒,炒茶筒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两组导轨,承载板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两组滑座,滑座滑动安装于导轨上,炒茶筒与承载板滑动安装,承载板上开设有开口,开口内固定安装有碗状筛网。该用于茶叶加工的新型炒制装置,在不与茶叶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翻炒处理,相较于市面上大多的炒制装置,减轻了茶叶破损的情况,提升良品率,为茶叶质量提供保障。 公开号:CN214339830U 申请号:CN202120052259.6U 申请日:2021-01-08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张忠文 申请人:Sichuan Mengdingshan Wuben Tea Industry Co ltd; IPC主号:A23F3-0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新型炒制装置。 [n0002] 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n0003] 茶叶加工工艺中需要对其进行烘炒,以去除其中水分,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炒茶装置为确保茶叶炒制的速率和均匀性,通过搅拌部件直接对茶叶进行翻动,茶叶破损情况严重,良品率较低,不利于推广和使用。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新型炒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新型炒制装置,包括炒茶筒,所述炒茶筒上设置有颠动机构和烘炒机构,炒茶筒的顶部开口处铰接安装有保温盖,炒茶筒的内部设置有承载板和收集盒,炒茶筒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两组导轨,承载板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两组滑座,滑座滑动安装于导轨上,炒茶筒与承载板滑动安装,承载板上开设有开口,开口内固定安装有碗状筛网,收集盒位于碗状筛网的正下方,炒茶筒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座。 [n0006] 优选的,所述颠动机构包括转动杆、凸轮、凹板)和驱动电机,炒茶筒的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两组凸轮,承载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组凹板)且分别位于两组凸轮的正上方,凹板)的底部与凸轮的外壁相贴合,安装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延伸至炒茶筒的内部并与转动杆固定连接。 [n0007] 优选的,所述炒茶筒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撑台,两组支撑台的相邻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收集盒滑动安装于滑槽内,收集盒与支撑台滑动安装,收集盒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台,炒茶筒的前侧开设有条形洞口,挡板位于条形洞口内侧。 [n0008] 优选的,所述保温盖的顶部和挡板的前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组把手,便于使用者使用。 [n0009] 优选的,所述烘炒机构包括送风环管、吹风头、热风机和波纹管,保温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送风环管,保温盖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八组吹风头且呈环形阵列分布,吹风头的一端穿过保温盖延伸至送风环管的内部,送风环管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连通管,连通管与送风环管的内部相通,安装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热风机,热风机的输出端套设安装有波纹管,波纹管的一端与连通管的一端套设安装。 [n0010] 优选的,所述保温盖的翻转角度为0°-130°,炒茶筒的底部粘贴固定有橡胶防护垫,减轻底部磨损。 [n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2] (1)、该用于茶叶加工的新型炒制装置,通过凸轮、凹板、驱动电机、吹风头和热风机的配合使用,在不与茶叶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翻炒处理,相较于市面上大多的炒制装置,减轻了茶叶破损的情况,提升良品率,为茶叶质量提供保障,结构新颖,简单实用,利于推广和使用。 [n0013] (2)、该用于茶叶加工的新型炒制装置,通过炒茶筒、保温盖、碗状筛网和收集盒的配合使用,能够在炒制过程中对破损茶叶进行筛分,提高茶叶品质的均匀度,同时便于对不合格茶叶进行收集,减轻操作人员劳动负担,装置整体翻盖式的结构设计,相较于传统炒制装置,减少了炒制过程中装置内热量的流失,降低了能耗。 [n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n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n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凹板左侧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中:1炒茶筒、2颠动机构、201转动杆、202凸轮、203凹板、204驱动电机、3烘炒机构、301送风环管、302吹风头、303热风机、304波纹管、4保温盖、5承载板、6碗状筛网、7收集盒、8安装座、9支撑台、10挡板。 [n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19]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新型炒制装置,包括炒茶筒1,炒茶筒1上设置有颠动机构2和烘炒机构3,炒茶筒1的顶部开口处铰接安装有保温盖4,保温盖4的翻转角度为0°-130°,炒茶筒1的底部粘贴固定有橡胶防护垫,炒茶筒1的内部设置有承载板5和收集盒7,炒茶筒1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两组导轨,承载板5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两组滑座,滑座滑动安装于导轨上,炒茶筒1与承载板5滑动安装,承载板5上开设有开口,开口内固定安装有碗状筛网6,收集盒7位于碗状筛网6的正下方,能够在炒制过程中对破损茶叶进行筛分,提高茶叶品质的均匀度,同时便于对不合格茶叶进行收集,减轻操作人员劳动负担,炒茶筒1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座8,炒茶筒1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撑台9,两组支撑台9的相邻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收集盒7滑动安装于滑槽内,收集盒7与支撑台9滑动安装,收集盒7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台9,炒茶筒1的前侧开设有条形洞口,挡板10位于条形洞口内侧,保温盖4的顶部和挡板10的前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组把手。 [n0020] 颠动机构2包括转动杆201、凸轮202、凹板203)和驱动电机204,炒茶筒1的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动杆201,转动杆201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两组凸轮202,承载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组凹板203)且分别位于两组凸轮202的正上方,凹板203)的底部与凸轮202的外壁相贴合,安装座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04,驱动电机20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延伸至炒茶筒1的内部并与转动杆201固定连接,烘炒机构3包括送风环管301、吹风头302、热风机303和波纹管304,保温盖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送风环管301,保温盖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八组吹风头302且呈环形阵列分布,吹风头302的一端穿过保温盖4延伸至送风环管301的内部,送风环管301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连通管,连通管与送风环管301的内部相通,安装座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热风机303,热风机303的输出端套设安装有波纹管304,波纹管304的一端与连通管的一端套设安装,在不与茶叶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翻炒处理,相较于市面上大多的炒制装置,减轻了茶叶破损的情况,保障炒制效率的同时提升茶叶质量。 [n0021] 工作原理:通过把手将保温盖4打开,向碗状筛网6内倒入需要进行烘炒的茶叶,盖上保温盖4,控制驱动电机204和热风机303启动,驱动电机204带动转动杆201转动,凸轮202随之转动,凹板203在凸轮202的驱动以及重力作用下纵向往复运动,承载板5和碗状筛网6随之纵向运动,茶叶随之不断被翻动,热风机303通过波纹管304和连通管将热风送入送风环管301内,热风再由吹风头302吹入炒茶筒1内并对翻动的茶叶进行加热烘干,茶叶在热风吹动下在炒茶筒1内更加强烈的翻动,达到炒制效果,翻动过程中茶叶内破损的不合格茶叶从碗状筛网6中空隙落下并堆积在收集盒7上,炒制结束后,控制驱动电机204和热风机303停止,打开保温盖4,将炒制后的茶叶从碗状筛网6中取出,通过把手拉动挡板10,收集盒7以及其上堆积的残次茶叶随之被抽出,对残次茶叶进行收集。 [n002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新型炒制装置,包括炒茶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筒(1)上设置有颠动机构(2)和烘炒机构(3),炒茶筒(1)的顶部开口处铰接安装有保温盖(4),炒茶筒(1)的内部设置有承载板(5)和收集盒(7),炒茶筒(1)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两组导轨,承载板(5)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两组滑座,滑座滑动安装于导轨上,炒茶筒(1)与承载板(5)滑动安装,承载板(5)上开设有开口,开口内固定安装有碗状筛网(6),收集盒(7)位于碗状筛网(6)的正下方,炒茶筒(1)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座(8)。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新型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颠动机构(2)包括转动杆(201)、凸轮(202)、凹板(203)和驱动电机(204),炒茶筒(1)的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动杆(201),转动杆(201)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两组凸轮(202),承载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组凹板(203)且分别位于两组凸轮(202)的正上方,凹板(203)的底部与凸轮(202)的外壁相贴合,安装座(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04),驱动电机(20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延伸至炒茶筒(1)的内部并与转动杆(201)固定连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新型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筒(1)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撑台(9),两组支撑台(9)的相邻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收集盒(7)滑动安装于滑槽内,收集盒(7)与支撑台(9)滑动安装,收集盒(7)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台(9),炒茶筒(1)的前侧开设有条形洞口,挡板(10)位于条形洞口内侧。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新型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盖(4)的顶部和挡板(10)的前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组把手。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新型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炒机构(3)包括送风环管(301)、吹风头(302)、热风机(303)和波纹管(304),保温盖(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送风环管(301),保温盖(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八组吹风头(302)且呈环形阵列分布,吹风头(302)的一端穿过保温盖(4)延伸至送风环管(301)的内部,送风环管(301)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连通管,连通管与送风环管(301)的内部相通,安装座(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热风机(303),热风机(303)的输出端套设安装有波纹管(304),波纹管(304)的一端与连通管的一端套设安装。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新型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盖(4)的翻转角度为0°-130°,炒茶筒(1)的底部粘贴固定有橡胶防护垫。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9830U|2021-10-08|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新型炒制装置 CN207535012U|2018-06-26|一种竹制品加工用配胶装置 CN206377945U|2017-08-04|一种茶叶干燥装置 CN211211258U|2020-08-11|一种乌龙茶新型炒茶机 CN207707265U|2018-08-10|一种炒瓜子机 CN108552951A|2018-09-21|一种多功能煮咖啡机 CN109222129A|2019-01-18|立式芦苇笋剥笋装置 CN108031604A|2018-05-15|一种竹木加工用节水环保淋水装置 CN211353764U|2020-08-28|条形茶叶炒条机及炒条机组 CN213486707U|2021-06-22|一种茶叶生产节能型翻炒设备 CN209768733U|2019-12-13|一种便于清洁的防烫伤烤红薯机 CN214842304U|2021-11-23|一种茶叶制作用辅助烘干装置 CN208404110U|2019-01-22|一种自动清洗的汤锅 CN207461281U|2018-06-08|一种淡水鱼块烘烤设备 CN213908184U|2021-08-10|一种烘烤锅巴成型机 CN209915770U|2020-01-10|一种烘烤机 CN207678790U|2018-08-03|一种炒茶筒 CN214802075U|2021-11-23|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晾晒设备 CN214156066U|2021-09-10|一种茶叶加工用清洗杀青装置 CN209345959U|2019-09-06|一种排把式自动炒茶机组 CN210538834U|2020-05-19|多功能石磨肠粉机 CN208258918U|2018-12-21|一种便于倒入茶叶的炒干机 CN209268569U|2019-08-20|一种绿茶烘烤翻转装置 CN210519995U|2020-05-15|一种茶叶翻炒烘干装置 CN213819818U|2021-07-30|一种烟草烘烤设备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052259.6U|CN214339830U|2021-01-08|2021-01-08|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新型炒制装置|CN202120052259.6U| CN214339830U|2021-01-08|2021-01-08|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新型炒制装置|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